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。
今年一季度,全省工业实现“开门红”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年来最好成绩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高于全国4.5个百分点,居全国第九位,扭转了连续10个月工业经济负增长态势,打了个漂亮的“翻身仗”。
一条条向上的曲线,展现出辽宁工业深厚的底蕴、强劲的韧性,彰显出辽宁制造转型升级的无限潜能、澎湃动力。
看形,增长范围更广。一季度,14个市中有13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;装备制造、石化和冶金三大支柱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.8%、1.6%和6.4%;209家重点企业产值增速超过20%。
看势,结构不断优化。一季度,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.9%;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.5%,高于全国24.4个百分点;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813家,同比增长38%。
量,合理增长;质,稳步提升。
辽宁正在以超常规举措,积极打造多点支撑、多业并举、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“调”出新格局
3月29日,辽东湾。总投资额837亿元,由中沙两国携手共建的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,在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开工。
“该项目将有效推进辽宁石化产业结构优化,加快‘减油增化、减油增特’步伐,并将带动一批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建设。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李鹏宇在活动现场表示。
以大项目引领产业结构调整,石化领域的“加减法”,是辽宁做好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的缩影。
发挥头部企业优势,打造配套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生态。今年2月,由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套9兆瓦级大型海上平台压缩机一次投运成功,填补了海上油气平台用压缩机的国产化空白。这也是沈鼓集团作为头部企业,开展“整零共同体”示范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。今年一季度,我省积极推动沈鼓集团、特变电工沈变公司等16家企业开展“整零共同体”建设示范,有效提升了头部企业的本地配套率。
同时,我省制定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意见和22个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行动方案,推动124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,为做好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提供有力支撑。
壮大中小企业筋骨,培育成长梯队。今年以来,沈阳金昌蓝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魏宇一直处于“空中飞人”的状态。他的忙,背后是订单的“火”。只做开关用铜基合金电触头制品,不断深耕赛道,让金昌蓝宇抓住市场机遇,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%以上。
以专破局、以精立业、以特求强,我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“专精特新”之路,在各自领域“独领风骚”。今年一季度我省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898家,计划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50家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全省已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87家,省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524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31家。
“转”出新局面
高端、智能、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,也是辽宁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。在4月24日召开的2023年一季度经济“开门红”主题系列(第三场)新闻发布会上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虎表示,我省正积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通过转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。
瞄“高”而行,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正在书写“传奇”。近日,由其建造的集装箱船DE125于大连旅顺下水,这是目前全球尺度最大、箱位最多的集装箱船之一。不仅川崎,今年一季度,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.9%,新产业、新产品增长较快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、智能手机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94.8%、21.8%、26.7%。
以智赋能,辽宁深耕应用场景优势。“今年我们搭建了很多平台,通过对接交流等方式,让典型企业分享经验,吸引解决方案供应商前来对接。我们已经培育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家,建设15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。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65个。全省上云企业超过10万家,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陈虎表示。截至目前,全省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9.7%,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7.2%,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转身向“绿”,擦亮发展底色。近日,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了“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”,37家辽宁企业入围。我省累计获此殊荣的企业已达129家。不仅如此,今年我省还有阜新伊利乳品等11家企业入选2022年节水型企业公示名单。一季度,我省建立了绿色低碳项目库,并积极推动83个节能降耗项目建设。
“创”出新动能
于辽宁而言,科技创新既是发展所需,又是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所在。今年一季度,我省科创企业高速成长成为备受瞩目的一大亮点,让外界感受到辽宁新势力的强劲、新动能的澎湃。
“1.3亿,在省内转化落地。”大连化物所“甲醇制烯烃第三代技术”转让成功的消息一出,立刻引起行业围观,该项目预计实现年产值7.5亿元。
今年以来,我省紧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,将科教大省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成发展优势。“一季度,全省高校院所省内转化科技成果399 项,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06.2亿元。‘单壁碳纳米管制备技术高价值专利’‘高端装备结构强度优化设计技术’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实现了省内转化。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许爱东表示。
疏通制度河道,为科技“策源地”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架桥。今年一季度,我省制定了《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(2023—2025)》,将组建创新联合体、科技园区先行先试等改革任务具体化。今年以来,我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系列突破。李先锋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全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,成功应用于全球首套大型化学储能电站示范项目。李殿中研究员团队开发出“低氧稀土钢”关键技术,成功研制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主轴,打通大型盾构机全国产化、自主可控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手强化基础研究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,一手扶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。今年以来,我省组织优势企业、重点科研单位征集“揭榜挂帅”科技攻关需求550项,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咨询建议690项。22家省级中试基地中试项目开展171项,已完成49项,取得专利159个,解决技术难题139项,形成工艺标准或工艺包88个。一座芳香四溢的科教“百花园”,正待成为硕果满枝的产业“百果园”。
成绩来之不易,更要再创佳绩。据陈虎介绍,受到基数效应逐渐消失、重点企业排产下降和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,实现全年目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。“但只要我们不松劲、不减力,一鼓作气,保持赶超势头,就一定能以更饱满的状态、更务实的作风、更有力的举措,奋战二季度,实现‘双过半’。”
来源: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